找到相关内容1865篇,用时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修完止禅与观禅的修行者应该再修习其他法门或重复练习止禅与观禅?

    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注释称这三种修行法为「经常住处」。此外,阿罗汉也修行止禅与观禅,以受用禅那中的安乐住处与果定中的涅槃乐。若阿罗汉想尽定,他必须循着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禅与观禅。 有些禅修者...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止禅观禅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063989099.html
  • 印顺导师呼唤倡导人间佛教的要义

    就是“觉者”的意思),他也是在人间创建佛教的。从降生到,八十年中,他始终生活在人间(虽然有时也到“天上”去说法),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四事”供养,一件也离不开人间。也就是说,佛教本来就应该...

    佚名

    |人间佛教|佛教观点|印顺导师|倡导|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1892316.html
  • 戒律的分歧:佛教的首次结集与大分化

    重要的!先来说:谁发起这次结集?为什么要结集?结集些什么? 释尊以后,一代的教说,当然是要结集的,结集是佛弟子的共同要求。但结集的倡议者,主持者,对于结集的成果如何,是有特殊关系的。古代一致传说,王舍结集是大迦叶发起的。大迦叶为有名的大德,以‘头陀第一’而受到尊敬。释尊最后的游行,到拘尸那,大迦叶并没有随从。但知道了释尊将要,就率领五百比丘,急忙赶来。在佛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

    印顺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451821.html
  • 王舍城结集的研究

    发起这次结集?为什么要结集?结集些什么?  释尊以后,一代的教说,当然是要结集的,结集是佛弟子的共同要求。但结集的倡议者、主持者,对于结集的成果如何,是有特殊关系的。古代一致传说,王舍结集是大迦叶发起的。大迦叶为有名的大德,以“头陀第一”而受到尊敬。释尊最后的游行,到拘尸那,大迦叶并没有随从。但知道了释尊将要,就率领五百比丘,急忙赶来。在佛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拘尸那,就以年高望重...

    印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2655282.html
  • 《普贤行愿品》(七支供)逐段意解

    劫难,利乐世间,使所有众 生感受吉祥安乐。 〖涅盘〗意为、灭度、圆寂。即趋寂灭界中。灭度即除一切障碍,度一切生死苦海。圆寂即功德圆满具足,障碍悉皆净除。 第七回向支 ...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 (五)请转法轮支 (六)祈请不涅槃 支 (七)回向支。通过七支供的修法,可以消除业障、圆满资粮。此供是积累福慧最殊胜的方法,是即身成就最快捷的要门。 ...

    达真堪布

    |七支供|供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23515819483.html
  • 生死自在

    仰山禅师的弟子,而百丈禅师有一位弟子非常聪明,名字叫│香严智闲,而这智闲禅师自从百丈圆寂后,就跟随大师兄~沩山灵佑学禅。有一天沩山对智闲禅师说···  沩山曰:「听说您在我们师父~百丈先师  住世之...说到生死自在,古来许多禅宗祖师们的真实功夫可不是盖的,其中又以唐朝庞蕴居士一家人的圆寂示现,最为脍炙人口,而且也算得上是「出神化」了。看看庞居士一家人丢弃臭皮囊(圆寂)就好像丢掉破鞋一样的乾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2945521.html
  • 慧能大师--一花开五叶

    衣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隐居十五年。弘忍之后,惠能才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京,惠能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惠能赴新州,时年七十有六。  惠能的思想核心有二,一是自有佛性说,一是顿悟成佛说。  佛性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也可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347102.html
  • 永远的微笑者—释迦牟尼佛

    份子赋予广大的自由。在佛陀的一切教义中,他只坚持根本的生命问题,他不肯用他的名义和权威去支持枝末的问题。  直到之前,佛陀都不曾认可某一个人指挥僧团的观念,如果有人以为「是我领导僧团」或者「僧团要...人拼除在僧团之外。佛陀前曾说道:「我去世以后,应当以最高的处罚惩戒车匿。」「怎么惩戒呢,世尊?」「无论他说什么,弟兄们不要和他说话,也不要劝勉他和告诫他。」车匿是佛陀出家前的马夫,这个处罚十分有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048473.html
  • 从瞻仰舍利说起

    佛陀留下的圆满智慧,进而建立和乐社会。  何谓舍利?  舍利是由梵文而来,称为sarira(设利罗)。中文意译是:“遗骨”、“骨身”或“灵骨”,也就是“坚固子”的意思。佛教认为, 佛陀后,遗体化成...佛陀的遗骨。释尊后,舍利分给当时的八位国王供养。其中一份装在石壶的遗骨,在1898年被法国人在尼泊尔的一个大塔遗址所发掘到,上面刻着“释尊舍利,迦比罗卫国释迦族人供养的字样”。过后,人们也在其他...

    圆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249311.html
  • 何谓“大乘”?何谓“小乘”?

    个人修行为目的,乃贬之为低劣之教法,故称之为小乘佛教。惟现代世界各佛教团体均改称为上座部佛教(巴Thera-va^da-buddhism )。 自佛陀教化至之四十五年中,其间教徒所应遵行之基本教法与戒律制度,大体上已经确立。然佛陀灭百余年,小乘佛教先因律学,后因义学主张之不同而分裂成保守(上座)、革新(大众)两大部派,至佛陀三百年顷,此二大部派复分裂为二十个部派,每一部派均是以烦琐、形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2155787.html